影视众筹提供了给大家不同体验的机会。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人本来就是粉丝。以前的粉丝,我们只能关注到他最后的出品,现在你们能够最终靠这种众筹的方式去支持拥护的名人,把对明星的关注和热情,通过众筹平台进一步转化为参与。
今年,慢慢的变多的投资人看好影视这个行业,影视众筹也成为了热门投资方式。根据相关机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,以中影、华谊兄弟、光线影业、博纳影业等传统的影视公司立足于影视作品的制发,不断地尝试新的领域,占得先机;后入局的乐视影业、阿里影业以及万达影业利用其不同优势,在创新领域进行了积极尝试。但电影市场格局远未定型。
分辨股权型和消费型影视众筹:关键在于回报的形式
影视众筹现在也有多家平台在开展,能够正常的看到很多不同的项目。比较典型一点的就是大圣归来。关于影视众筹的概念其实也有很多类型的模式和产品设计。有些影视众筹项目说是影视众筹,我觉得他其实是消费众筹,或者理财。
消费众筹的特征在于给你的回报是电影票,比如说你出一百块钱,到时候我让你看电影,让你一家人都去看,让你的亲朋好友都可以去看。这就是典型的消费众筹,参与人的回报就是看电影。另外就是理财特征。比如说给一个固定的回报,在这个期间半年或者一年时间,百分之几的回报。这种给固定回报的这种影视众筹,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借贷,也能够说是P2P。作为影视制作公司而言,他反正是要到银行去借钱的,通过这种影视众筹概念,通过P2P来借,借了一千个人、一万个人,这一万人都知道了我这部电影,这一万人都会成为未来的票房和传播者。
影视众筹是标准的股权型,跟《大圣归来》是一样的。所有参与影视众筹的投资人,收益是与影片最终的收益挂钩的,是不确定的。也可以说回报与每一个人对这个项目的贡献有关,大家一起努力,回报就会更高。
影视参与人数更多,从资金角度而言参与的门槛更低一些,其实参与人专业性门槛也更低一些。影视众筹不需要太专业的判断,也不用学我们去判断项目的价值。甚至,只要判断这部电影是不是你喜欢看就足够做出投资的判断。如果你自己最喜欢看,那别人应该也会喜欢看,那么它的票房就有可能高。影视类的项目,也未必一定需要一个领投机构,制片方就是领投机构,按照财务预算核算来做开支管理,也没有估值和溢价,募的钱不够,也要想办法把电影发行出来,钱多了省下来也是大家的。
编辑:小栗子
(请输入正确手机号,否则优惠券无法领取成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