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8日 刊| 总第2468期
一个导演的两部作品正在一线卫视进行“左右互搏”。
江苏卫视在播《海洋之城》,湖南卫视在播《陪你一起长大》。这两部剧都出自陈昆晖之手。有意思的是,这两部不同公司出品的剧的网络版权都花落芒果TV,在网络播出中进行着同台打擂。
作为导演,陈昆晖感受到了一种幸福的烦恼。幸福的是,《海洋之城》结束了长时间的待播状态,与拍完未久的《陪你一起长大》会师。烦恼的是,这势必要形成观众的分流,而他希望每部剧的观众都多多益善。
实际上,从作品风格来说,这两部剧是迥然不同的。
洋范儿的《海洋之城》
《海洋之城》通过邮轮故事折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,故事发生地决定了它必然会有一些梦幻色彩和偶像风格。《陪你一起长大》说的是“幼升小”当中的焦虑和战胜焦虑的故事,是再接地气不过的生活剧。
这不仅体现在叙事和表演中,影像风格上的区别也一目了然。
陈昆晖刚刚入行时拍了很多都市剧,《海洋之城》对他来说正打手。
陈昆晖
第三集中,海洋号载着游客在法国圣尼斯港口靠岸,大家集体乘大巴参观游览。片中出现了一组航拍的镜头,山海相映,车游画中。既凸显了圣尼斯的地形地貌,也交待了邮轮出行的独特游历方式。
还是这一集中,男主人公大副丁凯(张翰 饰)约了女主人公天悦(王丽坤 饰)谈心。片中出现了一组昼夜相接的镜头,海上风景,船上灯光,如梦似幻。
可以说,有许许多多的场面,是非亲临现场不能揽获的。而这些场面,必得经过导演和摄影师的精心设计和摄录,才能转化为美的风景。
《海洋之城》中常用的两个色系是白和蓝。白色是整洁和时尚的象征。驾驶舱和客房均是墙白如雪。船上的男性工作人员,着深色制服时较多,意味着挺拔和秩序。而女性角色,浅色系衣服较多,体现着时尚之美。天悦的服装轻灵活泼亲民,陈安妮(张雅玫 饰)的服装飒爽职业,来去一阵风。
蓝色是阔大和浪漫的象征。船行海上,海天一色尽是蓝。而巨无霸的海洋号邮轮的船身也是蓝的,佩挂一侧的救生艇则是黄色的。晚上灯光打开,游泳池开放,甲板上亦是蓝色的天下。无数漂泊中的浪漫故事,在这里上演。
实际上,对色调的运用和静态画面的捕捉,并不是影像技术上要求最高的部分。海上救险的动作场面才是。
全剧的开篇第一场戏是海员反恐演习,第一组镜头是:大海茫茫,浪冲巨舰,海盗登船,人影憧憧,一下就把紧张感拉起来了。
第二集里货轮遇风暴倾覆,邮轮上派出小分队前往救人,这是重头戏。空中有直升机,水面有救生艇,水下有被困的人,空间分了三层。
雨在落,浪在涌,人在喊,现场好不煎急。被困者与救生艇有几何关系,救生艇和直升机有几何关系,直升机和邮轮也有几何关系...这些都需要清晰拍出来。
这场戏显然是CG特效和实景拍摄相结合完成的。波浪翻涌的场面,应该是游泳池里造浪机的贡献。而近景后面的浩瀚大海,应该是电脑特效的成果。人还要在场景里做救助动作,潜水靠近被困者,这其实已经接近灾难大片的拍摄难度。
当然,邮轮业最忌讳“海难”的字眼,所以只能拍救生艇离开母体救人的场面。陈昆晖和他的团队硬是拍到了各个视角的镜头,甚至还穿插了一段发生在想象中的黑白溺水画面。作为一部电视剧来说,这样的完成度体现出了创作者的诚意。
在陈昆晖的理念里,拍摄强情节并不难,难的是拍摄细微情绪。在第二集里,众多乘客聚集在甲板上,因为临时遇风暴而更改航线,与邮轮方展开对峙。
镜头在现场实录和监视画面之间来回切换,甲板上躁动的人群和控制台上焦急的管理层形成了隔空互动。众多旅客一一陈述自己不同意改道的理由,镜头忙而不乱,信息层层递进。
旅行社领队天悦情急之下一声尖利的长啸,喝断了人群的嘈杂。大家安静下来。这里用了一个仰拍的镜头,特殊的画面配怪异的声音,效果以一当十。
《海洋之城》从启动到播出,历7年时间。从采风到置景到实拍的准备工作是异常充分的。陈昆晖全程参与,不仅在剧本创作中提供意见,更在视听语言方面动脑筋,下苦功,尽了最大努力。事实上,这些镜头之外的功夫体现为别致生动的音画后,观众看得见,听得到。
土味儿的《陪你一起长大》
与《海洋之城》的干净整洁相区别,《陪你一起长大》中暖色多,乱色多,前景中的遮挡多,背景中的杂物多。这与剧中人的心境是相对应的。
《陪你》中围绕着“幼升小”的全民难题,至少组成了四个战队:富豪家庭一组,中产家庭两组,低收入家庭一组。不管分在哪组,共同的心态是焦虑。焦虑就是想赢怕输,食不甘味,争先恐后,进退失度。
第一集里,公告牌前人头攒动,教育部门的一纸文告卷起千层浪。因为学区内孩子过多,能够升入优质的夏阳路小学的名额作了限制,规定了户口迁来的有效日期。被划在线外的家长们一下就炸了,矛盾冲突由此展开。
这场戏,拍的就是一个“乱”字。场景乱,人群乱,七嘴八舌还是乱,前景背景都是乱。这个乱字,一定是有设计的,它再贴切不过地观照了家长们的心情。
随后,镜头深入四个家庭的肌理。每对夫妻的相处都是不同的,而各家的装修也见出阶层之别。超市工人沈晓燕(陶昕然 饰)家简陋逼仄,富豪顾家伟(李宗翰 饰)家则是奢靡风,两位高知奚彬(李光洁 饰)和苏醒(刘涛 饰)家则有大书柜,何景华(胡可 饰)家专门有一间网红直播房。
母亲们大多偏“虎妈”型,都有一颗督促孩子上进的心。父亲大多是“猫爸”型,要么是大松心,要么崇尚素质教育,当然霸道总裁顾家伟例外。
在陈昆晖的镜头里,这些各怀心事的家长们像政治家一样连横合纵,像军事家一样三十六计,像长跑员一样耐力十足,像战斗员一样勇往直前。
在这部戏的拍摄中,陈昆晖牢牢地把定了“不炫技”的原则。他在《媳妇的美好时代》的拍摄中学会了完整捕捉演员表演的技能,在《在远方》的拍摄中学会了引烟火气入镜的手法。如今,他把这些经验和技巧全部运用到《陪你》的拍摄中。
看剧时,观众感觉不到导演的调度和镜头的摆放,就是一幅幅流动的生活在眼前掠过。应该说,这样的运镜,与生活剧的需求是高度契合的。
职业道路上的三次转折
陈昆晖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台湾。他并非学院派出身,年轻时机缘巧合从事了摄影工作。最开始拍偶像剧,画面唯美是最主要的。后来尝试不同题材和类型,扎实了基本功。
当时,他被同行戏称为“白手套”。因为在摸摄影机之前,陈昆晖必是清洁、戴白手套、开工的程序。几十年如一日。
90年代后期,台湾的影视剧热衷于洒狗血。陈昆晖越来越不满足,随孙树培导演来到大陆,掌机《还珠格格》第二部。后来,他结识了张国立,参与拍摄《康熙微服私访记》和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系列,逐渐在内地站稳脚跟。
张国立团队的专业性给他留下深刻印象。有一次,他跟张国立还在研究布景,说可能需要搭一个5米高台,商讨还没结束,那边就已经搭好了。
作为摄影指导,陈昆晖与陈国星导演合作了《大工匠》。面对这样一个工人题材的戏,陈昆晖搞起了影像革新。高满堂编剧的《大工匠》,讲的是五十年代的中国故事,那时受前苏联的影响很大,他就和导演商量把影像拍得洋气一些。当时对这个方案有争议,但播出以后效果很好。
后来,导演刘江拍《媳妇的美好时代》,上来就问陈昆晖,“你能不能拍现代戏?”当时台湾来的摄影师大都擅长拍摄古装剧,很少拍内地的生活剧。陈昆晖已有十年以上的内地生活经验,实拍几天后就得到了刘江的认可。
刘江希望捕捉到所有精彩的面部表情,焦点不能虚,镜头不能穿帮。在不断磨合中,陈昆晖在不打扰演员表演,不干扰导演调度的情况下,做到了这一点。
一方面是摄影技能日渐纯熟,另一方面是希望对作品有更大的把控力。于是,在《乱世三义》《咱们结婚吧》《咱们相爱吧》等大剧中,陈昆晖在刘江的剧组中承担起分组导演的责任。
与此同时,他和张国立联合执导了《爱情最美丽》《半路父子》《爱的追踪》,渐渐学会掌控剧组。随后,他成立工作室,走上了独立执导的路线。
近年来,陈昆晖先后执导了《海洋之城》《在远方》《陪你一起长大》,每部都登上了一线卫视。作为导演,他强调理解编剧意图是首要任务。同时,他有着观察生活的习惯,对中国过去20年的发展流变了如指掌。这使他每每在拍摄中有加分之举。
拍摄生活剧时,陈昆晖尽量剔除“自我表达”。他希望根据每场戏的需要,根据演员的不同表演方式去创作,而不是把所谓的个人风格放在前面。
新一代观众对颜值有所执念,陈昆晖也有不同想法:“如果为了迎合市场的口味,那我只需要把男女演员拍漂亮,粉饰成洋娃娃,变成童话故事里的人。但恰恰生活的质感和细腻的情感是最难拍的 。”
眼下,他“洋范儿”的邮轮职场剧和“土味儿”的教育话题剧同时接受观众检验,并且在收视和评议中取得不错的成绩。陈昆晖很受鼓舞,他期待着遇到更多的好剧本和好公司,为观众奉献更多的好作品。
【 文/李星文】
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。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:坚持原创,咬定采访,革新文体,民间立场。
点击 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更多历史消息
↓ ↓ ↓
(请输入正确手机号,否则优惠券无法领取成功)